2025 年,知识产权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新规,这些政策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。无论是专利、商标还是著作权,新规都在强化保护的同时,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面对新规,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踏入雷区,遭受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。因此,了解新规内容,掌握避开雷区的方法,对企业至关重要。
一、2025 知识产权新规核心要点
(一)专利新规
高价值专利产业化推动: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《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》《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》 。旨在通过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,推动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转化为生产力,促进中小企业借助专利实现产业化发展。例如,鼓励高校、科研机构对存量专利进行分级分类评估,从技术、市场、法律三个维度全面盘点,实现技术保护一批、转化运用一批、开放许可一批、终止维持一批,提高专利转化效率。
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强化:部分地区完善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,提高处理能力。如湖北省建立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,健全违法线索通报、案件流转、执法联动等制度,加强跨地区、跨部门办案协作 ,同时建立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,为专利侵权纠纷裁决提供专业支撑。
(二)商标新规
虽然目前没有大规模统一的商标新规,但各地在商标监管方面持续加强。例如,一些地方加大对恶意商标注册行为的打击力度,对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申请进行严格审查和驳回,维护商标注册秩序和市场公平竞争环境。
(三)著作权新规
在著作权保护方面,各地进一步明确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侵权认定标准。对于未经授权在网络平台传播他人作品、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涉及著作权归属等问题,有了更清晰的界定。例如,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著作权侵权通知后,应及时采取删除、屏蔽等必要措施,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。
二、企业易踩雷区分析
(一)专利方面
侵权风险:在新产品研发、技术引进过程中,如果企业没有做好专利检索和分析,可能会无意中侵犯他人专利权。比如,企业在开发一款新产品时,未对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全面检索,使用了与他人专利相似的技术方案,一旦被专利权人发现,就可能面临专利侵权诉讼,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,还可能导致产品下架、企业声誉受损。
专利申请不规范:在申请专利时,如果企业对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不规范,或者对专利申请流程不熟悉,可能会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或延迟授权。例如,申请文件中对发明创造的描述不清楚、不完整,无法满足专利法规定的充分公开要求,就会影响专利申请的成功率。
(二)商标方面
商标注册风险:企业在选择商标时,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商标查询,可能会申请到与他人在先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,导致商标注册失败。此外,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独特性,使用了缺乏显著性、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的标识作为商标,也会被商标局驳回。
商标使用不规范:获得商标注册后,企业如果没有按照规定使用商标,如随意改变商标的字体、图形、颜色等,或者超出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使用商标,可能会导致商标被撤销。例如,企业将原本注册的文字商标擅自添加图形元素进行使用,这种行为就属于不规范使用商标。
(三)著作权方面
侵权使用素材:在企业的宣传推广、产品设计等活动中,经常会使用到图片、文字、音乐等素材。如果企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,擅自使用这些素材,就构成著作权侵权。比如,企业在制作广告宣传视频时,使用了一首未经授权的流行音乐作为背景音乐,这就侵犯了音乐作品的著作权。
内部著作权归属纠纷: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创作的作品,如软件、设计图纸等,其著作权归属有时会产生争议。如果企业没有在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中明确约定著作权归属,可能会导致员工与企业之间就著作权归属问题产生纠纷,影响企业对作品的使用和收益。
三、企业避坑指南
(一)专利方面
加强专利检索与分析:在进行新产品研发、技术引进或合作前,企业要委托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或利用专利数据库,对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全面检索和分析,了解现有技术的专利布局情况,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权。同时,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,还可以发现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机会。
规范专利申请流程: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专利代理人,负责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和申请流程的办理。在申请过程中,要确保申请文件对发明创造的描述准确、清晰、完整,符合专利法的要求。同时,要及时关注专利申请的审查进度,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和答复,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。
(二)商标方面
做好商标查询与策划:在申请商标前,企业要通过商标局官网或专业的商标查询平台,对拟申请的商标进行全面查询,了解是否存在相同或近似的在先注册商标。同时,要对商标进行精心策划,选择具有显著性、易于识别和记忆的标识作为商标,避免使用缺乏显著性或违反法律法规的标识。
规范商标使用与管理:企业在获得商标注册后,要严格按照商标注册证上核定的商标样式、商品或服务范围使用商标,不得擅自改变商标的形式和使用范围。同时,要建立健全商标管理制度,定期对商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,及时发现和解决商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。
(三)著作权方面
合法获取素材授权:企业在使用他人的图片、文字、音乐等素材时,要事先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,并签订书面的授权协议。授权协议中要明确授权的范围、期限、使用方式等内容,避免因授权不明确而产生纠纷。如果企业无法获得授权,也可以选择使用无版权或免费可商用的素材。
明确内部著作权归属:企业要在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中,明确约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。一般情况下,对于职务作品,企业可以与员工约定著作权归企业所有,但要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和报酬。同时,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著作权培训,提高员工的著作权意识。
2025 知识产权新规的落地,既为企业提供了更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,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。企业只有深入了解新规内容,积极采取措施避开雷区,才能在知识产权领域稳健发展,为企业的创新和市场竞争提供坚实保障。如果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还有疑问,或者需要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